不能缺少人體必需的八種微量元素
早在1990年,FAO/IAEA/WHO的專家委員會就提出了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概念。概念指出,必需微量元素是人體內的生理活性物質、有機結構中的必需成分,其必需經過食物攝入,當攝入量削減到某一低限值時,便會導致某一種或某些重要功用危害。該專家委員會將鐵(Fe)、碘(I)、鋅(Zn)、硒(Se)、銅(Cu)、鉬(Mo)、鉻(Cr)、鈷(Co)8種元素劃歸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這8種元素盡管在人體內占比非常纖細,但效果大到不可或缺。今日咱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些必需微量元素對健康畢竟起了哪些要害效果。
?
鐵(Fe):26號元素、第4周期第8副族
鐵是人體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人體內含鐵總量為4~5g。鐵為血紅蛋白與肌紅蛋白、細胞色素A以及一些呼吸酶的成分,參加體內氧與二氧化碳的轉運、溝通和安排呼吸進程。假定鐵攝入長期缺少或機體丟掉過多,可影響血紅蛋白的生成,構成缺鐵性貧血。兒童長期缺鐵可導致煩躁不安、反響才調低下、注意力不會集、回想力差、多動等現象。不過,鐵在人體貯存過量時也會導致多種疾病,如心臟和肝臟疾病、糖尿病乃至某些腫瘤等。
引薦攝入量:鐵在體內代謝中可被身體重復運用,一般人體排出鐵的量很少,所以只要從食物中補償即可滿足需求。混合膳食中鐵的均勻吸收率為10%~20%,女性在月經期間每日約丟掉鐵2mg,我國養分學會關于成人膳食鐵的引薦量(RNI)為:男性12mg/d,女性20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42mg/d。
首要食物來歷:膳食鐵的存在辦法首要有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兩種,血紅素鐵(二價鐵)的有用吸收率為15%~35%,非血紅素鐵(三價鐵)則需求先被還原成二價鐵才調被吸收,其有用吸收率僅為2%~20%。一般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含量和吸收率均較高,如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禽畜肉類、魚類等都是膳食鐵的超卓來歷。蔬菜中含鐵量較低,盡管油菜、莧菜、菠菜中含鐵量稍高,但為非血紅素鐵,運用率較低,不值得引薦。
碘(I):53號元素,第5周期第7主族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成人體內含碘15~20mg,其間70%~80%存在于甲狀腺安排內。碘在體內首要參加甲狀腺激素的組成,甲狀腺激素具有增強推陳出新、促進生長發育(尤其是腦發育)的效果。碘缺少和碘過量均可對健康構成危害。當人體碘缺少時,可因甲狀腺功用紊亂而導致“碘缺少病”(IDD)。碘過量能夠誘發或促進甲狀腺功用減退和本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生和翻開。
引薦攝入量:在碘供應安穩和滿足的條件下,人體排出的碘簡直等于攝入的碘。我國養分學會關于成人膳食碘的引薦量(RNI)為120μ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600μg/d。
首要食物來歷:碘首要存在于食物和水中,其間,海產品的碘含量高于陸地食物,陸地動物性食物高于植物性食物。海帶、海藻、魚蝦及貝類食物都是常見的高碘食物,碘鹽也是安穩供應碘的最佳食物。高碘水是膳食碘的一個重要來歷,在河北、山東、山西等11個省的部分區域,約有3000萬居民生活在高水碘區域,為下降高水碘區域居民碘過量危險,2012年已悉數連續高水碘區域的碘鹽供應。其他,甲狀腺功用亢進或減退、橋本甲狀腺炎等患者因治療需求可不食用或少食碘鹽。
鋅(Zn):30號元素,第4周期第2副族
鋅被人們稱為“生命之花”。它是人體內20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直接參加了核酸、蛋白質的組成、細胞的分解和增殖以及許多重要的代謝。鋅是人體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生殖遺傳、免疫、內排泄等重要生理進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人體含鋅總量削減時,會引起免疫安排受損,導致免疫功用缺點。據我國疾病防備控制中心等聲威單位調查報告(2011年)指出:我國約有60%的兒童缺鋅,孕媽媽、乳母缺鋅率為30%左右。不過,人體長期補償非常許多的鋅(100mg/d)時可發生貧血、免疫功用下降以及引起銅缺少等。
引薦攝入量:我國養分學會關于各人群膳食鋅引薦攝入量(RNI)如下:6~12月齡嬰兒為3.5mg/d,1~3歲為4mg/d,4~6歲為5.5mg/d,7~10歲為7mg/d,11~13歲男孩和女孩分別為10mg/d和9mg/d,14~17歲男孩和女孩分別為12mg/d和8.5mg/d,18歲及以上男性和女性成人分別為12.5mg/d和7.5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40mg/d。
首要食物來歷:一般植物性食物含鋅較低,動物性食物如貝殼類海產品、赤色肉類、動物內臟都是鋅的極好來歷;干酪、蝦、燕麥、花生醬、花生等為超卓來歷;干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麩也富含鋅。
補鋅制品:假定在醫院確診缺鋅后,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鋅制品。補鋅產品可分為三大類:無機鋅、有機鋅、生物鋅。臨床常用的是有機鋅類的產品,首要成分為各種氨基酸鋅、乳酸鋅、甘草鋅、檸檬酸鋅、葡萄糖酸鋅等,因為此類化學鋅對兒童腸胃可能會發生影響,一般要求在飯后服用。切忌把鋅制品當作養分品給嬰幼兒長期許多服用。
硒(Se):34號元素,第4周期第6主族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會顯著下降機體免疫才調。缺硒區域易發生克山病、大骨節病等當地病及心腦血管病。適量補硒對癌癥、白內障、兒童養分不良有著顯著改善的效果,并可避免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肌梗死、老年性神經功用不全、回想和智力阻遏等疾病的發生。我國是一個缺硒大國,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地疾病與環境要素圖集》提示,我國72%的區域缺硒,其間30%為嚴峻缺硒區域,2/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攝入量缺少。知名養分專家于若木在談到我國硒缺少問題時側重:咱們要像補碘相同抓補硒!
引薦攝入量:我國養分學會關于成人膳食硒的引薦量(RNI)為60μ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400μg/d。
首要食物來歷:海產品和動物內臟是硒的超卓食物來歷,如魚子醬、海參、牡蠣、蛤蠣和豬腎等。也可遵循醫囑補償富硒酵母。
銅(Cu):29號元素,第4周期第1副族
銅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成人體內一般含50~120mg銅,銅可促進鐵的吸收和轉運,堅持正常的造血功用;也可促進骨骼、血管和皮膚的健康以及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的完整性。正常膳食可滿足人體對銅的需求,一般不易呈現缺少或過量。過量銅可引起急、緩慢中毒,一般多為飲用與銅容器或銅管道長期觸摸的酸性飲料或誤服許多銅鹽引起的急性中毒。
引薦攝入量:世界衛生安排(WHO)主張銅的均勻攝入量上限成人男性為12mg/d,女性為10mg/d。結合我國居民膳食銅攝入量,我國養分學會關于成人膳食銅的引薦量(RNI)為0.8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8mg/d。
首要食物來歷:貝類食物中含銅較高,如海蠣、生蠔等,動物肝、腎及堅果類、谷物胚芽、豆類等含銅也較為豐厚。
鉻(Cr):24號元素,第4周期第6副族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8世紀末由法國化學家Louis Vauquelin初度發現并命名,在機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效果。但在隨后的100多年中,這種礦藏元素被以為是一種有害元素,乃至是致癌物質,其運用也局限于印染、制革、化工等作業。直至1957年,Schwarz和Mertz觀察到鉻在糖代謝中的效果,提出葡萄糖耐量因子假說,并經過實驗逐步證明,Cr3+是啤酒酵母中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 , GTF)的活性組成部分。三價鉻有加強胰島素的效果,可將血糖轉化為二氧化碳和脂肪,是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必需補償的養分。此外,鉻還能促進蛋白質組成和生長發育,并具有必定的防備動脈粥樣硬化效果。
引薦攝入量:現在資料缺少以擬定UL,我國養分學會引薦成人膳食鉻的合適攝入量(AI)為30μg/d。
首要食物來歷:動物性食物以肉類和海產品(牡蠣、海參、魷魚、鰻魚等)含鉻較為豐厚。植物性食物如谷物、豆類、堅果類、黑木耳、紫菜等含鉻較為豐厚。啤酒酵母和動物肝臟中的鉻以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耐量因子辦法存在,其吸收運用率較高。
鉬(Mo):42號元素,第5周期第6副族
人體內鉬總含量約為9mg,以肝臟、腎臟和皮膚含鉬量較高。鉬在人體中首要參加嘌呤代謝和尿酸的排泄,當人體鉬攝入缺少時,嘌呤代謝不及時會引發痛風。依據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為低鉬可能與食管癌發生有關。過量的鉬也可對人體發生危害,多發生在高鉬區域人群。
引薦攝入量:我國養分學會關于成人鉬的引薦量(RNI)為100μ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900μg/d。
首要食物來歷:動物肝、腎中含量最為豐厚,奶及奶制品、干豆和谷類含鉬也較為豐厚。
鈷(Co):27號元素,第4周期第8副族
正常人體含鈷量為1.1~1.5mg,肝臟、腎臟、骨骼中鈷含量較高。鈷能夠促進紅細胞的老到,還可經過拮抗碘缺少,發生相似甲狀腺功用的效果。我國未擬定鈷的參看攝入量,活性型鈷在海產品如蟹肉、沙丁魚、海帶、紫菜、魷魚中含量最高;動物性食物如肝、腎中含量較高;蔬菜、乳制品和各類精制食物中含量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