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碘低對胎兒有什么影響?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與甲狀腺功能密切相關。碘攝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疾病,妊娠期缺碘可導致流產、死胎、先天畸形。
嬰幼兒期缺碘可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神經運動功能發育落后,智力發育障礙,形成呆小癥;成人期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及其他并發癥。 
孕婦碘低對胎兒有什么影響?
孕婦懷孕后由于機體循環血量增加、胎盤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需要甲狀腺攝取更多的碘合成更多的甲狀腺激素來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胎兒在孕中期已經具備合成甲狀腺激素的能力,增加了母體對碘對需求。
因此孕期缺碘,不但會影響母體自身的生理狀態,還不利于寶寶的正常發育成長,甚至會導致胎兒不可逆轉的腦發育滯后(如地方性克汀病等)。
碘怎樣才算正常呢?
孕婦正常碘營養水平應處于正平衡生理代謝狀態,即每日碘攝入總量大于每日排泄量。
體內碘排泄的主要途徑為經尿排出,占總碘排泄量的85%-90%。而機體每日碘吸收利用量恒定,故每日的尿碘排泄量基本上可以反映當日的碘攝入量。
因此可通過尿碘排泄量間接判斷碘攝入狀況。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共同推薦,孕婦尿碘正常范圍為150-249μg/L(中位數)。
全國碘營養監測2013年及2014年結果顯示,大多數地區孕婦尿碘中位數均小于150μg/L,孕婦碘營養狀況有待提高。為了您和胎兒的健康,產檢時可通過尿碘檢測對自身碘營養狀態進行評估。
檢查結果低于150μg/L,提示您可能存在碘缺乏,建議進行全面的碘營養評估。如果證實存在碘攝入不足,可通過膳食干預進行糾正。
碘缺乏如何進行膳食干預?
碘缺乏的孕婦首先需要日常食用加碘鹽,必要時可補充孕婦碘鹽。
同時可以適量補充富含碘的食物:如紫菜、帶魚、海蜇、海帶、海參等海產品。
每周1-2次即可,長期大量食用可能使甲狀腺變硬,易被誤認為甲狀腺腫瘤。